精选资讯

中秋手抄报图片大全 – 28百科知识网-pg电子网站

中秋手抄报图片大全

中秋节,作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特殊时刻庆贺的。正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这一天的月亮特别明亮、圆润,又称为“团圆节”,也有着“月夕”、“秋节”、“女儿节”等别称。

中秋节的习俗繁多,其中包括赏月、祭月、拜月以及品尝月饼等。月亮的圆满象征着人的团聚,寄托着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民间流传着嫦娥奔月、玉兔捣、吴刚伐桂等神话传说,为这个节日增添了温暖和谐的氛围。

自古以来,明月悠然照耀,它的皎洁如初,月色如银,静谧无声。历代的文人墨客常以明月为寄托,抒发他们的相思、惆怅、感叹与忧伤。

“明月几时有?我欲问青天。”此诗出自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在农历仲秋之时,人们重视孝道,习惯于此时供养年老的人,饮食以糜粥为主。

中秋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其形状大者达一尺有余,上面常绘有月宫蟾兔的图案。月饼既可作为祭品用于祭拜,也可供人们食用。

在清朝富察敦崇所著的《燕京岁时记》中提到:“中秋月饼到处皆有。”

还有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诗云:“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此诗将中秋夜的寂静与诗人的思乡之情融为一体。

再看宋代的辛弃疾所写的《一剪梅·中秋元月》,词中写道:“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描绘了中秋时节的丹桂飘香与饮酒赏月的情景。

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写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表达了人们对远在他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明代徐有贞的《中秋月·中秋月》一诗中提到:“月到中秋偏皎洁。”这句诗将中秋之月的明亮与人们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还有唐朝李绅的《赋月》一诗中写道:“月,光辉,皎洁。”将月亮的光辉与无私的普照相提并论。

北宋梅尧臣的《中秋月下怀永叔》一诗表达了人们在月光下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而北宋邵雍的《中秋吟》则强调了中秋佳节的重要性:“中秋光景好,况复月团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再次强调了人们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与对人间生活的珍视。

我们常说“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在中秋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学习、教育、成长等主题尤为重要。国学知识是送给孩子的一份宝贵礼物。


中秋手抄报图片大全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