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主要介绍了工业通信的基础知识,并重点分析了ethernet/ip的原理。
在探讨ethernet/ip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是信息传输的过程,这其中涉及到发信方、收信方、传输途径和传输方式。通信的目的是传递信息,而这些信息通过不同的载体进行传输,如文字、声音、图像等。在真实的通信过程中,还会受到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为了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人们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形成了今天复杂的通信系统。
在自动化行业中,我们经常需要实现两台机器之间的通信。根据上面的模型,要实现通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需要有发信方和收信方,也就是两台机器设备,如plc与plc、plc与变频器、plc与机器人等。需要连接途径,即连接发信方和收信方的方法,可以是串口线、网线或者无线等。还需要传送方式,也就是发信方和收信方之间约定的协议。只有拥有相同协议的机器才能进行通信。
在众多通信方式中,ethernet/ip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通信网络。它是由odva规范管理并公开的,odva是一家由世界领先的自动化供应商组成的国际标准开发。ethernet/ip通过将cip协议、tcp/ip、以太网这三者组合起来实现通信。它的连接途径是网线,传送方式是cip协议及其他组合。
ethernet/ip通信中,扫描器和适配器是重要概念。通信开始时,一台设备需要打开到另一台设备的“连接”,打开连接的一侧称为“扫描器”,类似主站;被打开的一侧称为“适配器”,类似从站。ethernet/ip具有周期通信和信息通信两种方式。在周期通信中,可以根据收发数据的优先程度设定rpi(通信周期),从而调整整体的通信量来收发数据。在信息通信中,可以在必要的时间发送所需的指令/响应。
了解了上述知识后,我们在实际使用中如何设置ethernet/ip通信呢?通常,我们需要在扫描器中设置适配器的参数,例如:给适配器设置唯一的名称、ip地址,并根据适配器的实际情况设置输入实例、输出实例和配置实例等参数。这些实例是指传送数据的格式,例如数据中标志位和状态位的规定。有些设备的这些参数是出厂时指定的,扫描器和适配器的这些参数必须是对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