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立秋的民间谚语大全 – 28百科知识网-pg电子网站

立秋的民间谚语大全

大暑已过,但许多地方的炎热并未如期而至,反而出现了罕见的凉爽夏日,夜晚时分,人们纷纷拿出毛毯享受凉爽。但实际上,作为超长三伏天的一部分,暑热其实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两天,我们将迎来最炎热的中伏。虽然大暑之后是立秋,但今年的立秋与众不同,是晚立秋。农村谚语预示,今年的炎热或许会在立秋后才开始真正展现,让我们提前做好准备。

一、关于2022年的晚立秋

今年的立秋时间异常之晚。按照农历,立秋时间在六月则为早立秋,七月则为晚立秋。而2022年的立秋时间是在农历七月初十,明显属于晚立秋。根据一句古老的农村谚语,“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立秋时间晚,意味着炎热的天气会持续更久。

更为特殊的是,今年的立秋之后还有两伏,分别是中伏和末伏,持续时间长达18天,这种情况极为罕见。历史上,三伏天的最长记录也未曾超过19天。这种特殊的立秋现象,使得今年的节气现了另一种特殊现象——处暑不出伏。

二、处暑不出伏与全年无春秋

2022年的处暑正值末伏的第九天,仍未出伏。农村谚语中有“全年无春秋”的说法,意味着如果暑气未消而秋季已至,那么今年的天气将会出现异常。春天可能寒冷异常,秋天则可能炎热难耐。今年春天的寒冷天气已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验证了农村谚语的智慧。

三、炎热将持续到何时?

根据二十四节气,暑气会在立秋后逐渐消退。但考虑到今年最晚立秋的特殊性,炎热的时间可能会延长。民俗学家认为,气温会在农历八月二十五左右开始下降,此时已接近秋分。根据黄河流域的“夏九九”,真正的凉爽要等到夏至后的九九八十一天,也就是9月10日以后。我们可能还要再忍受40多天的炎热。

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今年的最晚立秋是节气的特殊现象,虽然三伏天炎热难耐,但对农业生产来说却是一件好事,因为农作物需要足够的积温来灌浆和积累养分。让我们期待秋后粮食的大丰收!新农人创作大赛 农村话题。


立秋的民间谚语大全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