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资讯

初中生物种子的萌发知识梳理 – 28百科知识网-pg电子网站

初中生物种子的萌发知识梳理

通过休眠期的小麦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播种后,展现出了勃勃生机,顺利萌发。当胚芽伸展至种子长度的一半时,我们称之为发芽。随后,胚芽鞘继续生长,破土而出,遇到阳光后停止生长。紧接着,第一片绿叶从胚芽鞘中探出,当绿叶长到约2cm时,称之为出苗。

在绿叶出现后的5到7天内,第二片绿叶也会逐渐长出。胚芽鞘和第一片绿叶之间的部分会伸长,将生长锥推至接近地表,这一段伸长的部分被称为地中茎。地中茎的长短与播种的深度和品种有关。如果播种较深,地中茎会较长;如果播种较浅,地中茎可能较短或不伸长。如果地中茎过长,可能会消耗过多的营养,导致幼苗生长较弱。

如图1所示,清晰地展示了小麦种子发芽的整个过程。

(图1:小麦种子的发芽过程)

小麦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其中包括温度和水分的控制。最低温度要求为1到2摄氏度,最适温度为15到20摄氏度,而最高温度则不应超过35到40摄氏度。在正常条件下,从播种到出苗需要积累的温度为100到120摄氏度。对于北方冬小麦,如果在冬季前积累的温度不足80摄氏度,那么当年可能无法出苗。

土壤的水分含量也对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出苗产生影响。最适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到80%。如果土壤干旱,种子无法吸收足够的水分,可能导致发芽延迟或不出苗;而如果土壤湿度过大、出现板结或播种过深,种子可能因缺氧而无法萌动,甚至导致霉烂。如图2所示,与正常发芽的种子相比,右侧霉烂的种子已经失去活力,无法出苗生长。

(图2:左侧正常发芽种子与右侧霉烂种子的对比)

为了实现好种出好苗的目标,我们必须创造一个适宜小麦种子发芽和出苗的优良环境。在选用优质品种的还需要做好播种前的土地整理工作,如深耕细耙、破除板结,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氧气含量。针对不同的小麦品种,应选择适当的播种时期,适时早播。

参考文献:

[1]苏焕喜、张改梅.关于小麦种子的萌发与出苗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新农业, 2020(22):71-2。

[2]张凯、马兰英、马丽媛.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模拟干旱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 2020,48(20):79-82。

[3]贾佳、王建华、谢宗铭.小麦种子物理参数和萌发阶段抗旱性的关系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 2014,34(12):1661-6。

[4]蔺吉祥、李晓宇、唐佳红.温度和盐、碱胁迫交互作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分析[j].作物杂志, 2011(06):113-6。


初中生物种子的萌发知识梳理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