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来临,空调成了许多人酷暑中的“救命稻草”。随着气上升,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许多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抱怨,自家的空调在调到26℃时会出现难闻的臭味,就像多年未洗的臭袜子在酸奶中发酵的味道。难道空调真的会在26℃时释放臭味吗?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温度?
空调的异味究竟从何而来?
实际上,空调确实可能在某些温度下出现异味,但不一定是26℃。关于此现象,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中级工程师解伟等人的研究提供了深入剖析。
早在2010年以前,空调异味的产生主要源于过滤网脏、霉菌累积、排水系统安装不当或非金属材料的气味等问题,通过正常的清洗维修可以消除。近年来,大量新装空调、新房子中的用户也反映出现了腥味、酸味、臭味等异味,即使空调并未出现脏污或其他问题。
研究者通过样机测试发现,在空调温度设置在16-23℃运行30分钟后,调整为送风模式,在25-28℃运行5-20分钟时,不同样机均反馈出现异味。值得注意的是,制热状态下以及不同温度及模式转化过程中并未出现异味。
研究者的目光最终锁定在亲水铝箔上。铝箔表面的涂料为有机涂料,主要成分为丙烯酸树脂。在树脂合成阶段,其中的丙烯酸类单体是气味较大的物质。涂料固化后形成涂层,但在涂层工艺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未反应的单体或分解产物可能会残留在铝箔表面,产生特殊气味。
当前,相关工艺已经得到改进。现在空调产生异味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空调内部积累了微生物(菌类)、灰尘等。这些物质在空调运行时附着在蒸发器、风轮和接水盘等部件上。空调在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如果无法及时,也会成为菌类的温床。
至于为什么26℃成为空调异味的“分水岭”,其实与人们设定的空调温度有关。在环境温度达到设定的26℃时,空调开始吹自然风,此时异味更容易出现。
空调的“脏”问题
空调变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藏污纳垢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打开空调外壳,最先映入眼帘的过滤网就是脏东西的重灾区之一。空调的出风口和接水槽也极易污物。
一些看不见的脏东西同样不容忽视。有实验显示,未清洗的空调吹过的面包片会长出菌落。另一篇发表于《现代预防医学》的论文也对家用空调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家用空调的出风口、过滤网、散热片和接水槽等部位细菌和真菌污染严重。
但只要做好清洁工作,这种情况就能得到极大改善。研究显示,经过专业清洗消毒后的家用空调各部位细菌和真菌数量大幅下降。
清洁空调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彻底的是拆下过滤网等部件进行清洗,或使用清洗喷剂。现在的空调也具备自清洁功能。针对异味问题,各空调厂家都有自己的应对方法。但无论如何,用户仍需定期清洁空调,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与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