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修改后的文章:
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的核心内容是关于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以及一些巧妙的计算方法。这些巧算方法主要是通过切、合、移、算等图形操作,将未知转化为已知,从而更快速地计算出周长。
让我们通过一道经典例题来展示两种解题思路。
例题展示:
有一个由三个长方形组合而成的正方形,已知小长方形的周长为40厘米。我们的目标是计算出正方形的周长。
方法一:
要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我们需要知道其边长。而要知道边长,则需要获取小长方形的长或宽。在常规情况下,我们至少需要一个小长方形的长或宽作为已知条件。但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只有小长方形的周长作为线索。
仔细读题,我们发现“三个长方形刚好摆成一个正方形”这一信息非常关键。这暗示着长方形的长是宽的3倍。利用这个关系,我们可以列出小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 宽)× 2 = 40厘米。进一步计算可以得到长 宽=20厘米。再结合长是宽的3倍这一信息,我们可以求出宽为5厘米,进而求出正方形的边长为60厘米。
方法二:
如果我们遇到的问题中小长方形的周长变为30厘米,那么方法一中的计算方式就不再适用,因为我们尚未学习分数和小数的乘除法。那么,我们换一个思路。
根据题目描述,小长方形的周长等于1 2 3 4=30厘米。而正方形的周长是其边长的四倍,也可以看作是长方形的长乘以4。通过观察图形,我们可以发现正方形的周长也可以表示为长方形的长乘以2加上宽乘以6。利用这一新思路,我们可以直接计算出正方形的周长为45厘米。
希望这两种方法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如何通过巧妙计算得出正方形周长的答案。
